湖北省羽毛球协会官方网站

Hubei Badminton Association

省十六运会省体育局筹办工作总结大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3-05-23 10:51 发布人:蒋含笑 阅读次数:583

       5月20日上午,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省体育局筹办工作总结大会在省体育局8楼会议室召开。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水兵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水兵同志指出,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体育局历经5年艰辛努力,会同宜昌市、有关地市、省直各相关单位一道,直面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顶压前行、向难求成,用确定性的努力应对不确定性的挑战,举办了一届“特色鲜明、文明精彩、平安圆满”的省运盛会,兑现了对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庄严承诺,备受关注,广受好评。

        水兵同志强调,省十六运会取得的成绩十分亮眼、值得肯定:

       这是一届全民参与、开放包容的体育盛会。本届省运会共设111个大项、2108个小项,既有棒垒球、轮滑、攀岩等时尚流行项目,又有乒乓球、羽毛球、足篮排等群众基础深厚的传统项目;既有高脚竞速、农民健身操等少数民族、农民类项目,又有象棋、围棋、桥牌等智力项目,以及航海模型这样的科技体育项目,尽可能覆盖各年龄阶段、各类人群,3万余名运动员、教练员以省运为名、为体育而聚,参赛规模为历届之最。

       这是一届捷报频传、扬帆启航的体育盛会。作为培养选拔我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蓄水池”,本届省运会竞赛成绩有突破,共有135人次打破74项省纪录、4名运动员达到国家运动健将标准、104名运动员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338名运动员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重点项目有突破,游泳比赛打破45项相应年龄组省纪录;田径比赛64人次打破39项省运会纪录、45人次打破29项省纪录;射击比赛打破9项省运会纪录。举重、摔跤、拳击、跆拳道等项目覆盖面逐步扩大“三大球”项目竞技水平大幅提升,滑雪、滑冰、冰球等冰雪项目快速发展。后备人才发掘有突破,一大批引人瞩目的未来之星崭露头角、脱颖而出。如女子射击刘雅菲在U17组豪取5金;女子游泳柯雯曦在11岁组夺7金破2项省纪录;男子游泳周俊熙在11岁组获5金破5项省纪录,其中3项超全国U系列年龄组纪录。

       这是一届释放红利、助力发展的体育盛会。本届省运会既是体育的大联欢,也是发展的大联动,充分彰显了体育的多元功能价值。促进了市州协同。宜昌、武汉、黄石、十堰、孝感、咸宁、潜江、天门等8个市协同办会,武汉、宜荆荆、襄阳三大都市圈协同发展,各地以体育为媒,人流、物流、信息流更加密切。推动了城市发展。按照“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思路,东道主宜昌累计投资91亿元,新建、升级了宜昌奥体中心、体育中心、西坝体育中心、当阳山地自行车、沙滩排球等体育场地设施,新建、改造了奥体公园、滨江公园等50个配套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质,满足了群众广泛参与体育运动的需求。积累了办赛经验。本届省运会全面对标奥运会、全运会,在标准化、规范化办赛上狠下功夫,60个体育场馆启用,5000多名裁判员参与执裁,6000余人次志愿者参与服务,60家酒店参与接待,进一步提升了湖北承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能力和水平。

       这是一届提振精神、激发动能的体育盛会。本届省运会回归办赛本源,金牌背后的故事感人至深,未获金牌但仍奋力拼搏的故事同样精彩。运动员忘我拼搏、挑战极限,为奖牌而赛、为自己而赛、为梦想而赛,彰显了新时代湖北青年的青春活力。“射击小将”陈安琪边输液边比赛,赢得了铜牌更赢得了掌声,精神可嘉,让人动容。教练员爱岗敬业、默默奉献,践行着行业尊严和荣誉。年轻教练陈阳带队赶赴五峰,与省队合练交流、刻苦训练,最终斩获青少年体校组跆拳道10枚金牌,成绩位列全省第一。裁判员、仲裁人员公平公正、严谨细致,展现了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年逾七旬的“常青树”梅慧从第五届省运会干到第十六届省运会,坚守省运50载,不仅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裁判事业,还义不容辞、薪火相传,见证了湖北乒乓事业的点滴进步、蓬勃发展。

       水兵同志高度总结了办好省十六运会的经验和启示,即“五个坚持”:

       第一、坚持集中统一领导,是办好省运会的根本。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十六运会,王蒙徽书记、王忠林省长多次听取汇报,提出要求,作出部署;邵新宇副省长亲自指挥,亲自安排,亲临赛场,慰问裁判员、教练员,鼓励运动员赛出风格、赛出水平。省组委会全面统筹、协调各方,筹办之初就明确提出“融合、开放、绿色、节俭、廉洁”的办会理念和“特色鲜明、文明精彩、平安圆满”的办会目标,面对新冠疫情影响提出“筹办标准不降格、筹办要求不打折”的工作要求,领导的重视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工作人员的斗志,为省十六运会的圆满成功提供了政治保障。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办好省运会的前提。始终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释放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体育功能效应,努力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有参与省运的机会,让更多的“民间高手”“草根选手”有展现自我的机会,推动群众体育处处开花,激发了全社会参与体育运动的激情与活力。

       第三、坚持科学统筹谋划,是办好省运会的基础。省组委会及其办公室牵头抓总、挂图作战,梳理各阶段重点工作133项,列出倒计时阶段工作清单54项,下发指导性文件35份,召开推进会30余次,督导宜昌制定并执行配套制度,各项工作高效高质、协同推进。

       第四、坚持专业化办赛,是办好省运会的关键。在总结办赛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地、各单位意见建议,科学制定竞赛规程总则和各单项竞赛规程,统一单项竞委会等组织机构,下发赛事运行手册模板,规范赛事组织、场馆保障、反兴奋剂、安全应急、志愿服务等重点环节,做到了办赛流程化、标准化。

       第五、坚持防范各类风险,是办好省运会的保障。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编制疫情防控通用政策,建立赛事安全巡查报告制度,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组织安全检查和应急演练,抓实赛风赛纪、反兴奋剂、舆情管控等工作,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赛风赛纪“零投诉”、兴奋剂“零违纪”、社会舆情“零发生”。

       水兵同志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结构更优、亮点更多、成绩更好、地位更高”的要求,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加快建设体育强省:

       要认真抓好群众体育,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坚持把体育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着力在“均等化、多元化、标准化、法治化、智慧化”上下功夫,持续拓展“四边工程”,建设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丰富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健全群众身边的健身组织,做好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体育获得感、幸福感。

       要认真抓好竞技体育,增强为国争光、为省添彩能力。坚持把体育作为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强化人才兴体、科技强体工程,统筹抓好巴黎奥运会、杭州亚运会、粤港澳全运会、合肥智运会、南宁学青会“五大备战”,力保在国家队一线运动员、教练员不少于60人,奋力实现“奥运续夺金牌、亚运争先进位、全运第一方阵、智运全国前列、青运取得突破”目标。

       要认真抓好体育产业,做大规模、提质增效。坚持把体育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落实国家支持湖北放宽市场准入政策,推动赛马、垂钓、冰雪、数字体育等产业发展,积极申办中国体育消费博览会,力争2023年体育产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市场主体达到3万家,2025年体育产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要认真抓好青少年体育,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深化体教融合,持续推动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走深走实,加快推进体校建设“61530”行动计划落地生效,构建形成省市县逐级选拔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推动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加大校外体育培训机构监管,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让更多的湖北健儿打牢基础,走向更为广阔的舞台。

       省十六运会组委会办公室通报了省十六运会筹办工作情况,省十六运会省体育局工作团开闭幕式入场联络部、纪律检查部、新闻宣传部、反兴奋剂部及成绩统计中心和省足球中心、省田径中心、省社体中心、省崇仁中心等8个部室和单位作大会交流发言。

       会议宣读了《省体育局关于表扬在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筹办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的通报》,对在省十六运会筹办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省游跳中心等9个集体,蒋含笑等82名个人予以通报表扬。省体育局班子成员、省十六运会竞赛督导组组长出席会议。局机关全体人员,局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省十六运会筹备专班全体人员参加会议。省纪委监委派驻省文旅厅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列席会议。